广州地区大中学生形象大赛总决赛,已于11月22日降下帷幕。参加这次决赛的有16位品学兼优的大中学生代表,从历时三个钟头的决赛全过程看,足以看出广州地区大中学生的群体形象和精神风貌,而不是外间某些人传言的所谓选美。
在这之前,有人对我说过,“大赛”实际上是选美。凭着对主办单位的信赖,我对此不予置信。当下一到会场,我便问那里的工作人员:有人说“大赛”是选美,是吗?她说完全不是。她举例说,这次参赛的不少靓女、俊男,都因缺乏政治常识落马。比如,被问到现在国务院总理是谁时,有的人竟答不上来。
因此在大赛开始时,我特别留心学生代表在场上亮相的形象。在那儿,我既没有看到貌若西施的美人儿,当然也没有看到“东施”;既没有看到穿着泳衣在卖弄风情的靓女,也没有看到赤身露体、展示肌肉的猛男。我所看到的参赛者,展示出的却是一个朴实自然、端庄大方、秀外慧中、气质可人的群体形象。
随着大赛各个环节的展开,这些大中学生能歌善舞、能言善辩、知识面较广、融入社会能力较强的群体风貌,便逐一显示出来。
有趣的是,当主持人向参赛者提问一个自然科学问题:“水能否切削金属(大意)”?作为评委兼“科盲”的我,听罢不禁暗叫苦也!苦也!不知怎样去评分。可是,他们却能对答如流。另外,在那题为“大学生出外兼职利大于弊”的辩论中,也显示出了正反两方代表的辩论才能与机智。这种场面,能在选美中看到吗?
无疑,这场大赛是倡导素质教育的一种好形式。它的积极作用,是完全应当肯定的。寄语大中学校的领导们,何妨也让学子们能吃上一顿“形象小赛”的“快餐”呢?